自2022年1月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从经济目标到民生实事,各地如何规划新一年的发展蓝图,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在智慧供暖领域,清洁供暖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黑龙江、陕西、福建、四川、山东等地的两会代表纷纷就清洁取暖相关事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马成果: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对于龙江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秸秆源丰富。秸秆作为燃料,具有“碳零排放”及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优势,是目前降碳、减排最为简捷有效的途径,也是未来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陕西省政协委员司孜平: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必须遵循自由交换法则。热能属于商品,不能游离法则之外,不取暖,就应不缴费。若仅因线路经过就收热损失费,那电力、天燃气、铁路、道路、自来水、电信都应收取基本费,此种逻辑显然不通。“基本热费”可能对“蹭热”用户起到抑制,但依旧无法改变线路热损失、空置房蹭热、相邻住户热能耗散得不到补偿现象,无法解决实质问题。
福建省政协常委、民进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林全金: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探索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加快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和节能建筑,按先增量后存量的顺序,有序推进建筑节能。推进公共机构率先开展空调系统绿色化改造,率先使用太阳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
四川省人大代表肖剑:要高度重视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设施的安装质量,及时出台相关细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努力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
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茹立显:引导发展一批优质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企业,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订制化”为目标,引导企业不断发力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的研发、制造及综合应用探索,固化产业标准,推进技术升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形成行业的升级发展。
由此可见,随着供暖工作日益朝着清洁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供热业务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打造零排放、低碳的新型供热模式。
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推进地热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地热能+”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监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地热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绿色、低碳供暖模式的典范应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台旨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可有效缓解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台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供GIS、视频图像、水权运营、灌溉计划、环境气象、土壤墒情、数据分析等服务,实时监测掌握区域用水总量、统计分析水资源利用情况、辅助制定节水办法,调配水、水权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新宁科技产品测试研发团队专业、敬业且富有创造力。秉持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精湛的技术,对每一件产品实施360度无死角的严苛测试。从尖端性能指标的验证到用户细微感受的捕捉,从坚如磐石的稳定性到无懈可击的可靠性,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都超越期待。
近日,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强调 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普遍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动态感知、智能预警、智慧响应,数字孪生工程与实体工程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推进有条件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开展数字孪生建设。 到2028年,各类新建水利工程全面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