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发区全力做好供热保障和节能减排工作,强化源头治理,以技改增效;探索科技创新,实现智慧降费;加速能源转型,走生态良性循环之路。
面对供热面积逐年增大和负荷加重问题,该区以技改节能增效,其中对汽轮发电机组完成背压改造,综合供电煤耗大幅下降,供暖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提升280万平方米,年耗煤总量降低30万吨,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该区积极探索供热软件硬件科技支撑,对区内13个小区约15000户居民住宅实施供热终端智能费控一体化便民服务项目,通过安装远程费控阀,开发“暖到家”APP,实现线上缴费退费、报修、服务评价等功能,还能通过手机实现出门关阀、开阀,让客户用暖便利又经济,每户每年供暖费减少500—700元。
为改变以煤为主的供热方式,该区通过采用中深层地热梯级利用工艺,建设地下1700米开采地热生产井和回灌井,使地源热出水温度达到60℃,利用地下热源这个天然的“锅炉”对采暖供水进行加热,整个过程取热不取水,实现地热能源生态循环和高效利用。单口井供暖平均每年可节约燃煤1600吨,减排二氧化碳4000吨、二氧化硫12吨、减少灰渣量440吨。来源:大众日报
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充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推进地热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地热能+”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监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地热能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是绿色、低碳供暖模式的典范应用。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台旨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可有效缓解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平台融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供GIS、视频图像、水权运营、灌溉计划、环境气象、土壤墒情、数据分析等服务,实时监测掌握区域用水总量、统计分析水资源利用情况、辅助制定节水办法,调配水、水权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新宁科技产品测试研发团队专业、敬业且富有创造力。秉持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与精湛的技术,对每一件产品实施360度无死角的严苛测试。从尖端性能指标的验证到用户细微感受的捕捉,从坚如磐石的稳定性到无懈可击的可靠性,力求在每一个环节都超越期待。
近日,水利部印发《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强调 到2025年,新建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利工程普遍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动态感知、智能预警、智慧响应,数字孪生工程与实体工程同步验收、同步交付。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推进有条件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开展数字孪生建设。 到2028年,各类新建水利工程全面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孪生平台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数字孪生相关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能力显著提升。